祝东 等《中国古代符号思想史论》出版(附:绪论)
祝东,湖北孝感人,文学博士,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文艺与传媒及华夏传播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理论兴趣为符号学、阐释学。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四项;主持完成教学项目三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四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一项。出版《先秦符号思想研究》等著作,主(参)编《符号学诸领域》等编著多部,在各类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五十余篇,其中有部分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及其他文献转载。
人类的社会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制造意义、规范意义而又受意义规约的过程,用符号来表达意义交流思想是无问西东的。中国先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为今人留下了丰厚的符号学思想资源。本书整体上以时间为序,对中国古代易学、诸子学、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唐宋佛学以及阳明心学进行了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挖掘其表意机制与伦理思想,这不仅是促进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现代转化,也是中国学术积极参与人类人文社科建设、为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的一种努力。
赵毅衡先生在《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一书中曾开宗明义地指出:“符号就是意义,无符号即无意义,符号学即意义学。”这是一个简单而明晰的定义,因为无论是意义的传递还是接收都需要用到符号,任何意义的解释也必须借用符号才能实现。意义即“符号使用者和解释者之间据以对符号的指涉进行编码和解释的一种既定秩序”。人类的社会活动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制造意义、规范意义而又不断受意义规约的过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关乎符号,人之所以为人也在于他能制造并使用符号。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认为“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他对人的定义还不够完善,人之所以为人、人类社会的一切文化表意活动,还要受到人类社会约定的道德伦理的制约,或者说人类社会的道德伦理观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符号表意活动,规范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秩序。人类会不断对其表意行为做出伦理反思与调整,以求人与自然、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和谐共生。
总体而言,符号学可以缕分为三个层面的探讨,其一是在符号与对象层面展开的科学符号学,目标在求真,其二是在符号与内容层面展开的文艺符号学,重点在于求美,其三是符号与主体层面的意义交流与价值规范,其核心为求善。符号学会在科学的、艺术的以及伦理的三个维度上展开,由第三个维度发展而来的即是伦理符号学(Semioethics,又称作符号伦理学)论域。伦理符号学并非以伦理为研究对象,而是符号学研究的一种视域,认为人类的符号活动与生命活动同步,因此要求符号学回到人类符号活动的价值论维度。人类作为唯一能够对符号活动进行反思的动物,必须担负起对生命的责任。现代意义的中国伦理符号学研究虽然起步晚、发展相对迟缓,但是中国古代先哲们很早就对人类的符号行为进行了反思,他们的学术思想中的确存在着丰富的关爱生命和谐发展、注重人际规约的伦理符号主张。系统发掘中国符号学思想及其伦理价值,不仅能够推动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建构,促进中西学术对话交流,更能为当今中国文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重建文化表意活动中的价值规范,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
在章节顺序的安排上,整体上以时间脉络为序。《周易》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易经》部分一般被认为成书于殷周之际,故置于首章。儒、道两家皆从《易经》中获取了思想理论资源,但儒家的礼学导源于以周公为首的西周初期诸统治阶层,经孔子等学者加工改造而成仁礼之学,以此而论儒家置于第二章,道家置于第三章。依据学术史整体上的先后脉络顺序,墨家置于第四章,名家与法家晚起,无论是名辩之学还是形名之学,都以“名”为中心展开,并置于第五章。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及风水堪舆思想虽然起源甚早,但是其理论建构主要发生于战国后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其中河图洛书追溯的时间最早,阴阳五行的符号进程主要在汉代,风水堪舆理论思想形成于汉魏而成熟于唐宋。本乎此,章节安排上依次排序。依时间顺序,唐宋佛学与阳明心学顺排,置于第九章与第十章。这样,本书实际上是以时间为序,对中国古代符号学思想及其伦理意义进行了以点带面式的历时性的梳理与探讨。
当然这种线性结构主要是为了叙述的方便。如果按照内在学理脉络,《周易》《河图》《洛书》可作为中华文明这个宏大符号的衍义之源—中国古代文明的“宇宙观”—元符号,也即伦理之理;而“五行”“风水”则可被视作中国古人的自然世界观—自然伦理;“佛学”“心学”是从自然世界到人伦的信仰转进—宗教伦理;而“儒”“道”“墨”“名”“法”诸家的符号学思想则可被视作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这样,本书实际上是以中国符号学思想传统的元伦理为中心,从自然伦理、宗教伦理、社会伦理诸维度进行合围,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号学思想史传统。
(感谢本号编辑提供。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潘玉君《地理学思想史: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学大事年表》(上下)出版
王启发《中国礼学思想发展史研究 : 从中古到近世》出版(附:后记)
李庆《王阳明传:十五、十六世纪中国政治史、思想史的聚焦点》出版(附:后记)